夜读 | 用艺术解释生活的嬗变
本期夜读,我们邀请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杜泽,和大家聊聊本雅明的《艺术社会学三论》
这篇书目分享中,你将听到
00
“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本雅明和他的《艺术社会学三论》
“艺术社会学”将艺术新变的根源归因于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
本雅明终其一生的理论努力就在于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嬗变,这也是本书的核心
本雅明的写作风格带有诗性的自由,他用一种看似自由散漫的语言风格将包括摄影在内的艺术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给大家。
01
一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摄影是对传统艺术的颠覆性挑战,它让艺术能够复制和批量生产。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但同时引发思考:“舞台剧该何去何从,它与电影相比受限于狭小的固定舞台上,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02
二论——《摄影小史》
“灵光”是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奇异交织,是遥远的东西做出的无法再近的显现;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物我相称的合一状态。
03
三论——《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
在这篇作品里,本雅明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历史主义进行了比较。他试图用“断裂”的观点去解释历史。
分享全文
冯巩: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是欧洲作家、哲学家,本雅明的经典之作——《艺术社会学三论》。请你先为我们简要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你对作者的印象或者其他了解。
杜泽:《艺术社会学三论》汇集了德国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关于艺术研究的三部经典名篇,主要是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转变。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本雅明是一位富有诗意的哲学家,有人将他称为“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本雅明一生的著述中短论占据了很大比重,最经典的就是今天所探讨的《艺术社会学三论》。
冯巩: 这确实是一部值得阅读的经典之作。在你看来作者写作风格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其他作家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杜泽: 相较于一般学术著作,本雅明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满了诗性自由。他没有在开篇便阐明立场,而是用一种看似自由散漫的语言风格将包括摄影在内的艺术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给大家。
冯巩:也就是说作者更容易或者更擅长将枯燥题目写得感性化,使读者容易感受到艺术的美。我们首先来探讨三论中的一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部被称作本雅明最具颠覆性的作品,对于当下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杜泽:我认为有很多启发性的东西在里面。在这篇作品里,本雅明对电影的价值进行了独特的阐释。他认为摄影在实质上是对传统艺术的颠覆性挑战,让艺术能够进行复制和批量生产。电影作为机械复制时代最伟大艺术作品,能够让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欣赏艺术。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电影在市场上的兴起,一个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舞台剧该何去何从,它与电影相比受限于狭小的固定舞台上,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冯巩:你之前也有参与话剧创排的经历,话剧就是舞台剧的典型的形式。那么从你的经验出发,作为传统艺术的话剧和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最伟大艺术作品,也就是电影,二者之间有没有冲突,你认为未来哪种艺术形式更受欢迎?
杜泽:我确实作为导演组的一员参与过话剧排演,比如说《离离原上草》,也有幸作为一名观众观看了这部话剧。可以说,观看话剧与观看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从艺术的角度而言,电影会以其固定的视角向观众传播自身所要表达的价值与感情,其内容与画面在电影完成的那一刻就无法进行更改。观众观看电影如同老师评审卷子,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评判电影创作者的思想。很多同一类型的电影被机械复制、批量生产,因为相似的剧情、相似的观点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但话剧不同,我还记得一位导演曾经对我说过:一部话剧的成功是创作人员与观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话剧表演中,演员与观众存在着微妙的互动,正如“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观众会从自身的视角来欣赏话剧并表露出不同的情绪;演员在与不同观众的互动中会产生新的灵感,可以说每一次表演都将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总的来说,话剧是让观众基于现实世界去寻找心中所想,而电影是让观众在观看后回归现实。二者可能存在某种对立,但毋庸置疑,它们都完美地呈现出艺术世界的“灵光”,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贵礼物。
冯巩:所以你的看法是:两者的艺术旨归决定了二者都会成为我们接受的形式,未来我们不会遗忘话剧,当然也会去喜爱电影。
杜泽:对,我认为是这样。
冯巩:再来谈谈艺术三论中的第二论:《摄影小史》。资料介绍这是本雅明在1932年完成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重要概念:“灵光”。你是如何看待本雅明对于“灵光”的关注点?
杜泽:“灵光”这个概念并不是作者最先提出来的。有资料显示,19世纪,人们便开始尝试用照片的形式展现灵光。在文学创作中,灵光也曾被多位作家关注并描述,例如沃尔夫•斯凯尔将“灵光”比作是生命的呼吸。当然,这里的灵光与佛学中的灵光并非是一个意思。
再回到本书的作者本雅明,当他看到幼年卡夫卡的肖像照时,就说道:“早期摄影中的人物看向世界时还不会弃世,他们依然信奉神灵,就像照片中的那个男孩一样。早期摄影中笼罩着一种灵光,这是一种给沁入其中的目光以满足和踏实感的介质。”他在这里将“灵光”表述为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奇异交织,是遥远的东西做出的无法再近的显现。比如“某个夏日正午,站在远处一座山峦或一片树枝折射成的阴影里,休憩着端详那山或者那树,直到与之融为一体的片刻或星辰降临,那便是在呼吸着这座山或这片树的灵光。”
冯巩:听了你的看法,我认为作者在这里表达的灵光具有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有点像类似我们熟悉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似有若无而又难以捉摸的距离感。
杜泽:你的比喻非常恰当,我要作比的话就是类似“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物我相称的合一状态。这样人与自然的主体精神交流,通过超越自我与外界融为一体,或许可以认为是对灵光表现的一种理解。
冯巩:最后想请你简要介绍一下这部著作的最后一篇:《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杜泽:在这篇作品里,本雅明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历史主义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实证历史主义是树立一种安逸的、永恒的历史形象,把历史看作是连续的、抽象的、一以贯之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打破这种既有的抽象和连续观念,把现在意识放进过去。
结合本雅明的其它著作,不难看出他试图用“断裂”的观点去解释历史。但他的这种碎片历史观也是有局限的,在历史唯物主义里,历史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断裂的片段。辩证地看待历史,把间断性和连续性结合起来才是探究历史意义的合理路径。
相关书目
《艺术社会学三论》
【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
王涌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5-17616-6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购买图书
或许你还喜欢: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冯巩
『小南时光』主播杜泽
责编 | 马飞羽
筹备 | 冯一巩
指导 | 逸一之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